作者:顾绍辉(格莱珉中国江苏陆口村项目中心经理)
马女士今年40岁,居住在新沂市窑湾镇陆口村,是格莱珉中国江苏项目陆口中心第三小组组长。有两个孩子,一个13岁,初中在读;另外一个7岁,小学在读。

2013年我刚到陆口时就认识了马女士。她当时就在村委会对面租了一个用空心砖盖起的小房子,做蒸包子生意。我经常去她店里吃包子,她做的荠菜包子味道很好。当时她没有从实验期的格莱珉借款,说是这样每周都要还的贷款不适合她。她当时应该还在养猪,但行情比较低迷,很多养殖户都在亏钱,也包括她。
马女士的丈夫开车,当时给别人开车。2014年,马女士放弃她的包子生意,和丈夫两人外出打工。2014年暑假回村找到我们,那时她在昆山一个制衣厂工作,可是老板却拖欠她工资。她问我们能通过什么途径讨回自己的工资。我们给了她一些建议。之后她再次离开村子去了城市打工。
2015年窑炮路东小学校北面建起了一排两层的房子,马女士和丈夫对其中一套房子属意很久。因为靠近陆口小学,早晨上学的孩子和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会在学校附近吃早餐。并且陆口村在农忙季节,当地百姓和外来务工者都会寻找就餐的地方。所以,马女士夫妇希望能购置一处自己的房产,重新把自己蒸包子的生意再操持起来。
2015年5月5日马女士加入陆口中心,一周后从格莱珉陆口支行得到20000元小额贷款,现在已经归还18000元(本文写于2016年)。她每次都准时参加中心会议,而每次还款的时间都是她比较忙的时候。她希望在贷款归还结束能得到更高额度的支持。
马女士的包子店有四位工作人员:马女士主要负责擀包子皮、包、上笼,丈夫负责蒸制、售卖,婆婆帮她一起包,公公回收餐具、打扫卫生。据她的透露,在旺季(6月至10月)毛收入700-800元/天。成本主要是面粉、蔬菜、肉馅、水电、煤炭等,约占毛收入一半不到。保守估算利润约400元/天。
马女士曾对我感慨,每天都是三点左右起床然后开始准备和面,拌馅料,烧稀饭,然后6点左右开始有第一批客人,8点前是接送学生的客流就餐高峰,中午又迎来就餐高峰,下午开始做第二天的准备工作。虽然收入可能不如两人之前在城里打工加一起那么多,可是也不担心被拖欠工钱并遭遇维权的磨难,都不用忍受长期不在一起的痛苦。
孩子虽然一直都送在新沂市区上学,之前并不能每周和孩子见面,现在孩子周末都会从城里回到爸妈的身边。父母双亲都可以和自己工作生活在一起,大家共同为了家庭而打拼,争取尽快把购房的欠款还上。